2019-03-22 08:43:16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青海华图
【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青海华图发布:2019年青海省《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常识判断:考情简介及备考指,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青海考试交流群汇总】 ,青海人事考试网更多资讯请关注青海华图微信公众号(htqh0258)获得第一消息,培训咨询电话:17797258271 65299953,微信号:17797258271
成师之路不止一条,事业单位教师岗(D类)不失为另一种选择。但D类考试在考查形式、考试内容、试卷结构、难度等方面与前两种有很大的不同,也与通常意义上大家熟悉的公考不尽相同。在《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部分,考查模块涉及常识判断、言语理解与表达、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策略选择五大模块。华图教研团队为各位摩拳擦掌准备应战下半年D类考试的考生分篇章整理了该部分各模块的考情、考务,并深度剖析真题、直击考点,助力考生拿下高分,胜券在握。
一、常识判断考情分析
通过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常识判断模块隶属于《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考查题型为单项选择题,总题量一般25题,参考作答时限10分钟。其中教育常识题量一般不超过8道,且以考查教育综合专业知识为重,除此之外其他题目多为与公考相似的通用模块的知识。参照《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分类考试公共科目笔试考试大纲(试行)》(2015版),该模块主要测查应试人员是否具备从事教育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知识以及运用这些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基本能力,是否具有广博的知识面,主要涉及教育、文化、历史、政治、自然、经济、法律等方面。概括起来,常考点主要涉及教育常识、科技人文、国情地理及法律常识,经济常识相对考查的较少。总体来看,该模块有明确的备考方向和针对性,考查以客观题形式,难度适中。但因所涉及领域颇多、知识面广、知识点多且细碎,可谓“会者不难,难者不会”,考生应注重平时的积累,扩充自己的知识储备,方能考场上轻车熟路。此外就教育常识来说,目前考题考点主要出自教育综合,多为基础性知识,难度一般,对有资格证、招教备考经历的考生而言,可谓小菜一碟。但也不能因此轻视对该部分的复习,毕竟应对《综合应用(D类)》也需要扎实的教育综合基础。
二、常识判断常见考点及典型例题剖析
表一 常识判断真题分析之考点分布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
题号 | 宁夏 | 题号 |
云南 7月 |
题号 | 湖北省直 | 题号 | 湖北武汉 | 题号 | 6.3联考 | 题号 | 5.26联考 |
1 | 教学原则 | 1 | 孔子 | 4 | 义务教育阶段课程标准 | 1 | 《论语》 | 1 | 教师职称制度改革 | 1 | 课堂问题行为的处理 |
2 | 学习动机 | 3 | 学校文化 | 5 | 教育人物及思想 | 2 | 陶冶法 | 2 | 个体不同阶段的心理特征 | 2 | 教学设计 |
3 | 格言激励 | 5 | 教育目的 | 6 | 学生的权利 | 3 | 行为改变的方法 | 3 | 学习困难学生 | 3 | 羊群效应 |
4 | 环境 | 8 | 素质教育理念 | 8 | 身心发展的规律 | 4 | 从众 | 4 | 对教师的定型期望 | 4 | 家校沟通 |
5 | 多媒体教学的要求 | \ | \ | 9 | 戴尔“经验之塔” | 5 | 义务教育法 | 5 | 班主任领导方式 | 5 | 未成年人保护法 |
6 | 家庭环境 | \ | \ | 10 | 学习迁移 | 9 | 格言激励 | 6 | 人际关系:竞争 | 7 | 头脑风暴 |
7 | 新课改理念 | \ | \ | 11 | 格言激励 | \ | \ | 7 | 教学评价 | 8 | 知觉的特性 |
8 | 义务教育法 | \ | \ | \ | \ | \ | \ | 8 | 教育方法 | \ | \ |
虽然考试大纲并没有明确指出常识判断中教育常识的考查内容,但通过对近几年真题的分析(见表一)不难发现,该模块的考点主要涉及到教育学部分的著名教育人物及教育著作,常见教育法律法规(如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教育与个人的发展(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或德育方法、学生与教师,心理学部分的学习动机、学习迁移、课堂管理、心理效应等。现结合典型真题,从部分考点具体内容着手,让各位考生在直观感受、初步认知教育常识的同时,体验该部分考查的难度深度。
考点1:教育人物及思想
教育及教育学发展史上国内外著名的教育家有很多,源远流长的教育思想也有不少。考生可重点复习我国古代教育人物孔子、重要教育著作《论语》《学记》、常考国外教育人物,如苏格拉底、夸美纽斯、洛克、卢梭、赫尔巴特、杜威、布鲁姆、布鲁纳等。详细内容,参见表二。该类型题以识记性为主,考题通常考查教育人物及其教育思想的对应关系为主,较为简单。
表二 常考教育人物及其教育思想
人物 | 著作 | 主要思想 |
孔子 |
《论语》 (非孔子本人所作) |
教育的作用:社会作用:庶、富、教;个体作用:性相近、习相远 教育的对象:有教无类 教育的目标:礼贤下士 教育内容:“六经”:《诗》《书》《礼》《易》《乐》《春秋》 教学: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教师:“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思孟学派 |
《学记》 (最早的教育学专著) |
教育的作用:“化民成俗,其必由学”,“建国军民,教学为先” 教师及师生关系:“教学相长”,“师严而道尊” 教学经验:“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长善救失;“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藏息相辅 教学原则:“豫、时、孙、摩”;“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不陵节而施之谓孙”“学不躐等”,“相观而善之谓摩” |
苏格拉底 | \ | 苏格拉底教学法(产婆术):启发性;步骤包括讥讽、助产、归纳和定义 |
昆体良 | 《雄辩术原理》 | 该著作古代西方第一部系统的教学方法;班级授课制的萌芽 |
夸美纽斯 | 《大教学论》 | 概括了班级授课制度和学年制,强调教育要适应自然,提出了一些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等)和“泛智教育”思想(教育是把一切事物交给一切人类的艺术) |
洛克 | 《教育漫话》 | 绅士教育;白板说 |
卢梭 | 《爱弥儿》 | 自然主义教育 |
赫尔巴特 | 《普通教育学》 |
教育学理论基础:伦理学和心理学 传统教育的三中心: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 四段教学法:明了、联想、系统、方法 提出:教育的最高目的是道德;教学的教育性原则 |
杜威 | 《民本主义与教育》 |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和“从做中学”等 新的三中心: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经验中心 儿童中心课程论 |
布卢姆 | 《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 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技能目标 |
布鲁纳 | 《教育过程》 |
发现学习 结构主义课程论 |
苏霍姆林斯基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等 | 全面和谐教育的思想 |
【真题再现】5.关于教育理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6 湖北)
A.卢梭提出了“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的教育思想,把教育看作由德育、智育、体育、劳动教育、美育有机联系并相互渗透的统一的整体
B.夸美纽斯崇尚自然,主张回归自然,提出了“自然教育理论”
C.“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是由杜威提出的
D.洛克一方面强调泛智教育,主张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儿童;另一方面,又强调在选择教学内容时要注意知识的实用性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教育人物及其思想。选项A、B、D均出现了张冠李戴问题,A应是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观点,B是卢梭的教育主张,D项是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故本题选C。
考点2: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顺序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及个别差异性。主要考查考生对各规律概念的理解及应用,如题干给出的教育名言或教育案例所体现出哪一发展规律,或规律对应的教育启示等。具体内容,参考表三。
表三个体身心发展规律及教育启示
规律 | 内涵 | 教育启示 |
顺序性 | 儿童从出生到成人,他们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过程,具有一定的顺序性。 | 循序渐进 |
阶段性 |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 | 针对性教育;抓主要矛盾 |
不平衡性 | 个体发展不是一个匀速前进的过程。表现在: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是不平衡的;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有的方面在较早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水平。 | 抓关键期 |
互补性 | 反映个体身心发展各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指身体某一方面的机能受损甚至缺失时,可通过其它方面的超常发展得到部分补偿。 | 长善救失 |
个别差异性 | 个体之间的身心发展以及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同方面之间,存在着发展程度和速度的不同。如不同儿童在同一/不同方面上,不同儿童在不同个性倾向性上,群体间的差异等。 | 因材施教 |
【真题再现】8.教师发现,同一个知识点有的学生一点就透,兴趣盎然,有的学生则表示很难理解,兴趣不高;组织一个活动,班上男女同学表现出截然不同的态度。这些都体现了个体身心发展的( )(2016湖北)
A.不平衡性 B.互补性 C.个别差异性 D.阶段性
【答案】C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理解。依题干所述,不同学生在同一知识点上反应迥异;男女生面对同一活动也表现出不同,这都是个别差异性的表现。个别差异性表现在四个方面:(1)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如有的人“少年得志”,有些人则“大器晚成”。(2)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如有的儿童,他们的数学能力较强,但绘画却很差,而有的同学正好相反。(3)不同儿童所具有不同个性心理倾向。如同年龄的儿童具有不同的兴趣、爱好和性格等。(4)个别差异也表现在群体间,如男女性别的差异。故本题选C。
考点3:教学原则
作为指导教学活动的一般原理,常考教学原则主要有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巩固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量力性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原则八大原则(识记口诀:寻(循)直发巩俐(力),科学理财(材))。主要考查考生对各原则的理解及应用,如依据题干描述的教学情境判断教师所用原则,名言警句所能体现出的教学原则等。
【真题再现】1.荀子《劝学》提到“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这体现了哪项教学原则?( )(2015 宁夏)
A.启发式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学原则的应用。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题干名言论述的重点在于积累,以此说明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正与循序渐进原则的内涵相符,故本题选B。
考点4:心理学现象/效应
本考点主要涉及对心理学领域常见效应或现象的考查,如2017年武汉考查的从众现象,2018年5.26联考中的羊群效应等。心理学无处不在,可以说我们每个人多多少少都受到过心理学效应魔法的影响。比较常考的有:刻板印象、晕轮效应、破窗效应、投射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又称罗森塔尔效应)、责任分散效应、从众现象等。考生需在理解各现象、效应概念的基础上灵活运用,会根据题干给出的背景做出正确的判断。
【真题再现】3.四(1)班班主任王老师在于学生聊天时,了解到本班贾旭同学近几天都是骑共享自己行车上下学,同学们很羡慕,如果王老师没有及时制止贾旭,而班级内其他同学纷纷效仿,以至于骑自行车上下学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个可以用心理学哪一理论来解释?()(2018 5.26联考)
A.榜样效应 B.羊群效应C.破窗效应D.马太效应
【答案】B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心理学效应的理解。选项A榜样效应通常指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在影响和激励人们的过程中能产生的效果。选项B羊群效应,也称羊群行为、从众心理,指人们经常受到多数人影响,而跟从大众的思想或行为。破窗效应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如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马太效应指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现象,类似于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题干所述只是班级其他同学效仿贾旭骑共享单车的行为,出现随大流的盲从行为,符合羊群效应的内涵。故本题选B。
考点5:学习动机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动机是学习过程的核心,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教师的一项重要任务。学习动机可以说是全题型必备考点,无论是应对《综合应用能力(D类)》的辨析、材料分析题,还是《职业能力倾向测验(D类)》的常识和策略选择模块。考生可将重点放在能够理解并判断出常考的学习动机的类型、学习动机理论、学习动机的培养和激发上。详见图一。
图一常识判断中学习动机常考点分布
【真题再现】2.关于学生的学习动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5 宁夏)
A.通常情况下,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成正比
B.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肯定缺乏较高的学习动机
C.苛勒提出的“顿悟”较好地解释了学习动机的产生
D.完成任务的最佳动机水平和任务的难度有关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学习动机相关考点的掌握。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之间并非完全一致,它们之间往往以学习行为为中介,而学习行为又不单纯只受学习动机的影响,它还要受到一系列客观因素,如学习基础、教师指导、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健康状况等的制约。故选项A错误。选项B的表述“肯定”二字过于绝对化,故排除。关于学习动机的产生常见理论有行为主义的强化理论、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还有成就动机、归因、自我效能感等认知理论。顿悟说虽在指导教学方面有一定的解释性和应用性,但它的心理活动机制没有揭示清楚,是一种认知活动过程的表现形式,还不能说是一个完善的理论解释,此外它还缺乏对其他与学习有关问题,如学习动机问题、学习方法问题、学习类型的划分等问题的研究。故选项C错误。依据耶克斯-多德森定律,最佳的动机激起水平与作业难度密切相关,任务较容易,最佳激起水平较高;任务难度中等,最佳动机激起水平也适中;任务越困难,最佳激起水平越低。故本题选D。
考点6:教育法律法规
不同于常识判断中对法律常识(如宪法、民法、刑法等)的考查,教育法律法规题量通常1道,主要考查考生对法律法规条文的识记和理解,很少以纯法条形式考大家的死记硬背,多以教育案例为背景,考查大家对法条的灵活应用能力。百变不离其宗,考生依然需要先熟悉基本法条,常考内容多出自《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等。
【真题再现】5.有位家长到教室找王老师,并点燃了一根香烟,王老师制止了该家长的行为,依据的法律是()(2018 5.26联考)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答案】D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对教育法条的识记和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三十七条明文规定“任何人不得在中小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室、寝室、活动室和其他未成年人集中活动的场所吸烟、饮酒。”题干所述家长在教室公然吸烟的行为很显然违反了该法。故本题选D。
三、常识判断备考指导
通过上文对常识判断模块考情考务的梳理及常考点的部分举例,相信各位考生已对该模块有了全面的了解。事业单位多省联考已有三个年头,纵横向比较历年真题,其命题思路已相当成熟,试卷结构和题型也趋于稳定,却也不乏对固定模块考点的考查“稳中求变”“变中求新”,但考试宗旨一以贯之,主要测查与中小学教师职业密切相关的基本素质和能力要素。与其他模块相比,常识判断涉及的领域广、考查的内容包罗万象、题目规律性较弱,很多考生就陷入什么都想抓的心态,结果什么也没抓到。短期突击成亚里士多德式的“百科全书式考生”难度比较大,建议各位有意向参考的考生注意平时对知识的积累,做备考中的有心人。后续复习中也可做专项练习,一来熟悉题型、培养题感、提高答题速度,二来常识并非无迹可寻,从练习中摸索破题思路和答题技巧。对教师类考试老司机来说,教育综合知识已游刃有余,但也不可大意,力争强项更强,不丢分或少丢分;对常识判断中的非教综考点、判断推理、数量分析等部分,也莫胆怯,力保弱项不弃,尽可能得分。此外,像判断推理、数量分析模块虽难度较高,但应试技巧性很强,通过练习短期集训掌握规律和解题技巧,提分空间很大。
难者不易,易者不难,在这场双重考验耐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持久战中,前期备考时的“厚积”,考场上才能“薄发”。最后,华图教育衷心祝愿广大考生一举成师,早日圆梦三尺讲台!
(编辑:青海华图)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