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年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职测验B类】(5)
2019-04-05 15:28:33 事业单位考试网
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华图教育
【导读】华图事业单位考试网同步华图教育发布:历年事业单位联考【职业能力职测验B类】(5),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青海考试交流群汇总】 ,青海人事考试网更多资讯请关注青海华图微信公众号(htqh0258)获得第一消息,培训咨询电话:17797258271
65299953,微信号:17797258271
判 断 推 理
B.古罗马帝国在经济发展的鼎盛时期,国人开始轻视道德,物欲横流,故而国势衰败,走向
灭亡
C.社会秩序的建立必须依靠一定的制度,这里面除了法律,还有德治,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
离不开道德的推行
D.在许多偏远贫困的地区中,有不少人虽饱尝衣食之困,但依然心存善恶是非之心,懂得分
享食物与爱护老幼
73.甲:本来想去京华大学办点事。可未曾想到,去京华观光的人竟然如此之多。我就奇怪了,难
道去看看京华就能考上京华吗?
乙:京华毕竟是世界名校,大家都羡慕京华,说明了国民对教育的重视。
以下哪项是对话中甲论述所需的前提?( )
A.学生们都希望到世界名校就读 B.除甲之外进入京华的人都是去观光的
C.去京华观光的都希望能考上京华 D.能不能上京华取决于其高考成绩
74.我们通常需要 7~9 小时的睡眠,过长的睡眠可能意味着健康隐患。过去十多年的随访结果表明,
每晚睡眠时间长期超过 9 小时的老年人,患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风险是同龄人的两倍。因此,
长时间的睡眠是神经退行性疾病如老年认知功能障碍的早期生物学指标。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结论?( )
A.一些参与随访的老年人对自己的睡眠状况并不能准确描述
B.因意外或其他疾病发生大脑损伤的老人会出现过度睡眠
C.一些研究发现,许多睡眠不足 7 小时的老年人也出现了老年认知功能障碍
D.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大脑中聚集的一种蛋白有关,当人体试图清除这一蛋白时,需要
更长的睡眠
75.一些研究发现,女性相对于男性不仅在识别脸部的能力方面更好,而且在观察脸部时,大脑中
与面部识别相关的区城具有更强的反应,在这些区域中有更密集的细胞组织。这些发现似乎印
证了一个观点:一般情况下,女性比男性更擅长认人。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观点?( )
A.参加实验的男性平均年龄为 30 岁,高出女性平均年龄 2 岁
B.一般来说,女性更注重细节,因此对于人面孔的特征,女性观察得更为细致
C.男性在识别人的面孔时速度较慢,但在时间充足的情况下有更准确的识别率
D.在一些类似刑侦的特殊职业中,男性与女性在识别面孔的表现中没有显著差别
18
数 量 分 析
第四部分 数量分析
一、数学运算。在这部分试题中,每道题呈现一段表述数字关系的文字,要求你迅速、
准确地计算出答案。
请开始答题:
76.某公司市场部有五个业务小组,分别有 6 人、7 人、8 人、11 人、14 人,一次拓展活动中计划
设置抽奖环节,规则为每人最多只能抽到 1 份奖品。为保证每个小组都至少有两人抽到奖品,
最少应准备多少份奖品?( )
A.10 B.23
C.34 D.42
77.有一项工程,甲、乙、丙合作一天完成了工程的 5/6,已知甲、乙、丙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用
时间均为整数天数,且甲单独完成这项工程所用天数大于乙,乙所用天数大于丙,问甲、乙合
作完成整个工程需要几天?( )
A.3 B.4
C.5 D.6
78.建筑公司租用吊车和叉车各若干辆,每日租金为 10 万元。已知吊车和叉车的日租金分别为 1
万元和 1500 元,问建筑公司最多租用了多少辆吊车?( )
A.9 B.8
C.7 D.6
79.一个密码由 4 位不相同的数字组成,已知由这四个数字按次序组成的阿拉伯数字小于 2000,且
第二位数比第四位数大 7。问满足这一条件的密码一共有多少个?( )
A.28 B.36
C.60 D.120
80.一本书的总页数为偶数,在页码的数字中“2”出现了 17 次,问这本书的页码之和最多为( )。
A.953 B.2346
C.2485 D.3240
二、资料分析、所给出的综合性资料有若干个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
息进行分析、比较、计算和判断处理。
19
数 量 分 析
请开始答题:
根据以下资料,回答问题。
注:“进口额”指中国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额;“出口额”指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进
口额占比”指上述进口额占全国进口总额的比重,“出口额占比”指上述出口额占全国出口总额的比重。
81.“十二五”(2011~2015 年 ) 期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约为多少万亿美元?
( )
A.3.4 B.4.2
C.5.0 D.6.0
82.2011~2016 年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顺差超过 1000 亿美元的年份有几个?( )
A.2 B.3
C.4 D.5
83.2016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比上年下降了约( )。
A.5% B.10%
C.15% D.20%
84.2015 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贸易总额占当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总额的比重约为
( )。
A.22.8% B.24.7%
C.25.3% D.27.2%
20
数 量 分 析
85.能够从上述资料中推出的是:( )
A.2012 年中国进口贸易额比上年增长了 10% 以上
B.2011~2016 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出口额占出口总额比重逐年上升
C.2011 年中国出口贸易额超过 2 万亿美元
D.2011~2016 年间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口额和出口额最高的年份是同一年
21
综 合 分 析
第五部分 综合分析
所给出的文字资料均有若干问题要你回答。你应根据资料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
和处理。
请开始答题:
(一)
① 2007 年 12 月 31 日,国家有关部门正式发布通知:从 2008 年 6 月 1 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
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 0.025 毫米的塑料购物袋。该举措的主要试点为超市、集市以及农贸
市场等消费集中地。“限塑令”实施的主要手段是购物袋收费,消费者对此褒贬不一,但这一举措
在推动“限塑令”有效实施方面却起到不容忽视的作用。2014 年 5 月,为更好地了解公众对“限塑
令”的态度与看法,本课题组展开调查,结果分析如下:
②第一,市民对“限塑令”的认知与态度。调查数据显示,84% 的市民表示知道“限塑令”的
实施是为了限制和减少塑料袋的使用,遏制“白色污染”;12.5% 的市民听说过“限塑令”,但不
知道具体内容和意义;其余 3.5% 则完全不了解“限塑令”。另一方面,83% 的市民对“限塑令”
持肯定态度,7.5% 的市民持否定态度,另有 9.5% 认为“限塑令”实施与否无所谓。根据市民对以
上问题的回答情况我们可以看出,市民对“限塑令”的认知已达到相对较高的水平,支持程度也比
较乐观,但仍有将近 20% 的市民对“限塑令”的颁布实施表示不理解。
③第二,“限塑令”对公众行为的影响。为了更好地研究“限塑令”颁布后市民行为的改变,
课题组采用了问卷调查与实地观察相结合的方法。其中问卷结果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实施“限塑令”
以后确实减少了塑料袋的使用,但效果并不明显。然而,在实地观察中发现,在农村集市、小商店
等地方,商家仍然为顾客免费提供塑料袋;相反,在城市,大超市基本上是有偿提供塑料袋的。数
据显示,“限塑令”在超市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各大小超市塑料袋的使用率不到 30%,环保布袋
的使用率却超过 30%。
④第三,通过“限塑令”执行看市民环保意识。从访谈中得知,市民在超市不用塑料袋的主要
原因是塑料袋有偿提供,这说明“限塑令”对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作用不大。人们减少塑料袋使用
仅仅因为收费,而不是因为了解塑料袋危害环境才主动减少使用。问卷调查中“您了解塑料袋对环
境造成的危害吗?”一题的分析结果显示,对塑料袋给环境造成的危害一点也不了解的仅占 1%;
大部分市民对塑料袋危害的了解仅停留在表面,如影响市容市貌、不易分解等,但是当问及更具体
的危害时,则纷纷表示不知道。实际上,塑料袋不仅浪费了大量的不可再生资源,而且会给人、生物、
大气及土壤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由此可见,目前对“限塑令”的执行应重在加强对市民的环
保宣传,进一步提高市民的环保意识。
22
综 合 分 析
⑤第四,公众对“限塑令”未来的展望。针对由商家赚取塑料袋销售利润这一问题,课题组随
机采访了一些市民,90.5% 的市民认为对于这笔费用应成立专门的基金应对塑料袋污染问题。我国
目前在对待环保问题时,主要是政府财政在提供资金,缺少相应的非政府组织的参与。若把塑料袋
收入作为专项资金用于发展环保事业、成立环保基金,将其返还到环保事业上来,无疑会带来更大
的效益。同时,对于是否应该扩大限塑范围这一问题,47% 的市民表示赞同且认为时机已经成熟。
调查中还听到一些不同的声音,反映出新政策在执行中面临的困难。以医院为例,“限塑令”的实
施可能会给就诊者造成诸多不便。另外,12% 的市民表示目前尚不适合扩大限塑范围。在他们看来,
“限塑令”实施以来,执行效果并不明显,甚至还有 7.5% 的市民希望可以恢复以前免费使用塑料
袋的制度。
⑥此外,调查结果显示,77% 的市民认为政府应加强对“限塑令”的执行与监管力度。这从一
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市民的环保意识已得到相应的提高;同时,政府应加强监管,巩固前期政策的
成果并取得更大成就。
86.下面这段文字最可能位于哪两段之间( )?
通过比较还可看出,“限塑令”实施以来,农村居民与城市居民在执行程度上存在一定差距,
其中农村居民出门不自备购物袋的比例占到了 35.5%,明显高于城市居民 22% 的比例。就总体来看,
出门自备购物袋的居民比例仅为 25%,大多数人还未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A.②与③之间 B.③与④之间
C.④与⑤之间 D.⑤与⑥之间
87.文中课题组未使用的调查方法是( )。
A.问卷调查法 B.随机访谈法
C.实地观察法 D.实验调查法
88.下列哪一说法与原文不符?( )
A.大多数市民对“限塑令”持肯定的态度
B.“限塑令”在超市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C.环保意识提高使人们减少使用塑料袋
D.某些特定场合限塑可能给人带来不便
89.关于“限塑令”,下列哪项不是调查组给出的建议?( )
A.扩大限塑范围 B.设立专项基金
C.加大宣传力度 D.政府加强监管
90.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城乡“限塑令”实施状况比较 B.市民环保意识调查
C.“限塑令”实施情况调查 D.市民眼中的“限塑令”
23
综 合 分 析
(二)
近来一系列关于社交网络的研究表明,虚拟社交并不能真的扩大交际圈,相反,人越多地使用
网络社交,越可能感到孤独。
心理学专栏作者玛利亚称,互联网具有使人疏远的天然属性。1988 年,学者罗伯特发现,在人
们最初使用网络的 1 到 2 年间,快乐感和社会连接感会持续下降,其对家庭关系影响最大,网络使
用者和家人的联系与交流会明显减少;此外,随着社交圈缩小,抑郁和孤独感也会增加。
澳大利亚的一项研究分析了社交网络使用和人格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与那些不使用
Facebook 的人相比,使用者整体自恋水平更高,社交中的孤独感更强。
此外,社交网络使用过多,还会降低亲密关系的满意度,原因在于它会催生嫉妒和怀疑。研究
者认为,这是由于社交网络暴露的信息更多,更有可能暴露出自己伴侣过去的经历以及与他人交流
的信息;社交网络信息的模糊性,还会引起更多的猜测和想象。当人们将更多的时间花在线上,还
会减少现实中与伴侣的相处时间。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莫尔 • 伯克对 1200 名 Facebook 使用者进行了纵向研究,针对用户在
Facebook 上的一系列行为(比如点赞、私信、评论等),分析了这些行为和幸福感、连接感的关系,
结论是:社交网络本身并不会使人感到不幸福和孤独,但它的某些功能和特性容易对人造成不良
影响。
莫尔讲社交网络上的行为分为三类:“点赞式交流”(没有实际内容,只是机械点赞或发送泛
泛的赞美和祝福)、“广播式交流”(比如浏览朋友圈中的最新动态)和“创作式交流”(沟通内
容是个性化的,通常是一对一的,也是更发自内心的交流)。他还将社交网络上与沟通对象的关系
分为两类:强关系(指与比较亲密的朋友的关系,通常他们在线下也认识)和弱关系(指与不认识
或不太熟悉的人的关系)。
用这两个维度分析社交网络上不同的关系和沟通方式对人的社会连接感、幸福感造成影响时,
他发现:从总体上来说,社交网络的使用频率与人的孤独感、幸福感并不直接相关。接收到来自“强
关系”的交流则对幸福感没有影响;接收到“创作式交流”,会明显提高人的幸福感与连接感,而“点
赞式交流”“广播式交流”则对二者没有影响。因此,当人们在社交网络上沟通时,只有接收私人
层面的沟通内容,才会有助于孤独感的减轻和幸福感的提升。
此外,社交网络上的“被动消费”(指没有目的、不经意间接收到的信息)会降低连接感和幸福感。
莫尔发现,看别人的社交页面会让人产生更多的抑郁情绪,这与人们在社交网络上过于在意自我展
示有关。社交网络是一个展现自我的渠道,人在社交网络中展现的形象,已经成为个人品牌的象征,
这也使得人们格外在意社交网络中的个人形象维护。
计算机和虚拟现实技术专家兰尼尔说,社交应用使人们有机会将自己塑造为“虚拟模范”,因
为我们不必经历在表现自我时可能会遇到的尴尬,比如说话卡壳、发挥失常、仪态不佳等。我们可
以精心修饰每一张照片,编辑每一段文字,展现一个完美的自己。但正是这种对于塑造完美自我的
需求,使得人们被“囚禁”在自我表现的监牢中。
24
综 合 分 析
与此同时,人们也越来越多地看到他人精心设计的形象,被动消费了这些形象后,下意识的“社
会比较”会在无形中使其更加无法安于自己的生活,变得更为焦虑。
91.根据莫尔 • 伯克的界定,下列哪组对应可能是错误的?( )
A.点赞式交流:在 QQ 空间看到朋友生日,为其送上祝福表情
B.强关系:去海外留学的中学同学,经常视频聊天
C.弱关系:通过线上活动认识的校友,并未见过面
D.创作式交流:针对网络上的一篇报道,跟帖进行评论
92.根据莫尔 • 伯克的研究,可以得出以下哪一结论?( )
A.强关系的“点赞式交流”有助于提高幸福感
B.获得一个不太认识的人的点赞会使人快乐
C.强关系的“创作式交流”会使幸福感显著增加
D.经常浏览朋友圈能够增进朋友间的相互了解
93.下列哪项可能属于文中提到的“被动消费”?( )
A.小张通过公司微信群发送会议通知 B.小王临睡前总是习惯性地刷朋友圈
C.小李喜欢在朋友圈分享自己的生活照 D.小赵在自己的公众号上分享读书心得
94.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社交网络中孤独的现代人 B.社交网络:自我展示的舞台
C.亲密又陌生:社交网络中的人际关系 D.如何增进人在社交网络中的幸福感
95.本文接下来最可能讲的是( )。
A.社交网络依然是我们的基本需要 B.我们真正需要的社交方式是什么
C.人为什么会不自觉地美化自己 D.社交网络信息为何具有模糊性
(三)
荷马史诗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意外透露出希腊人的科学知识,在《奥德赛》卷四开头,
墨涅拉俄斯的侍从不仅将忒勒马科斯的马匹从车辕解下并喂以草料,而且“把马车斜靠在侧边熠熠
生辉的墙跟前”。“斜靠”这个看似奇怪的举动,其实暗示了古希腊人的材料力学知识。古希腊的
马车使用非常轻软的车轮,由柳树等轻质木材制成,带有四根辐条。这种车轮适合希腊山区的崎岖
路面,良好的弹性起到了减震作用;但是缺点同样明显,那就是较易发生蠕变,即在应力不变的情
况下,材料的形变会随着时间而增加。超过临界应力后,发生蠕变的材料断裂只是时间问题。为此,
希腊人在不使用马车时,为避免车轮持续受压,甚至会卸下它们。
带辐条的轻便马车大约出现在公元前 2000 年。除了战车,它们也被用作运输和交通工具。在
阿喀琉斯为好友举行的葬礼上,赛车还是竞技项目之一。涅斯托耳向儿子指点了赛车的技巧:经过
25
综 合 分 析
拐弯标志时要“稍许倾向左侧,吆喝右侧的辕马,扬鞭略作驱赶,放松手里的缰绳,让左侧的辕马
紧挨着路标驶过,挨近得似乎拐弯标志就要碰上战车轮穀”。这段话完全符合力学原理:左侧的马
跑过的曲线半径比右侧的马小,在加速度相同的情况下意味着速度也更小,因此需要让右侧的马跑
得更快些。此外,比赛对速度的要求决定了拐弯半径不能很大,但向心力与半径成反比,过大的摩
擦力矩将导致车辆向外翻倒,因此车手必须将车向内倾斜来抵消它。
对阿喀琉斯盾牌的描绘无疑是荷马史诗中最优美的段落之一,盾牌上不仅刻画了大地、天空和
海洋,还涵盖了人类生活的详尽画面。不过,更让人感兴趣的还是盾牌的铸造方法。在阿喀琉斯母
亲的请求下,跛足神“把一块坚硬的铜和锡扔进火里,又扔进去令人珍惜的黄金和白银,然后把巨
大的砧板牢牢安上基座,一只手抓起重锤,一只手抓起大钳。他首先锻造一面巨大、坚固的盾牌……
盾面一共有五层”。作为防御武器,盾牌进行防御的原理是把投射物的动能转化成热量。那么这种
复合盾牌的性能如何呢?《伊利亚特》中描绘了它在战斗中的表现:“勇敢的埃涅阿斯的长枪没能
穿透盾面,被神明的礼物黄金挡住。那支枪只穿过两层,还有三层没穿透。原来跛足神为盾面共锻
造了五层,两层青铜在外,两层白锡在内,中间一层黄金,正是它阻住了投枪。”荷马的这些描述
并非纯粹的艺术想象,现代人所做的穿刺实验结果与之惊人一致,枪尖同样穿透最外侧的青铜和锡,
停在了中间的黄金层上。
史诗中还可以看到希腊人的航海技术。在《伊利亚特》所谓的“海船谱中 , 埃托利亚人、克里
特人等的船队都是黑船,只有伊萨卡国王率领的船队与众不同:“这些人由聪明如宙斯的奥德修斯
率领,带来十二艘红颊船。”希腊人习惯于在船头画上一对“眼睛”,所谓的“脸颊”就是“眼晴”
下方的船头乃至船底部分;这里的红色指铅丹,即氧化铅。古希腊一位作家曾经提到,开俄斯岛上
就有品质很高的铅丹出产。雅典卫城的石刻铭文中也规定,私自开采那里的铅丹将被处以极刑,铅
丹的毒性可以阻止水生生物附着在船底,这对需要长时间在海中航行的船只相当重要。由于原料昂
贵,较难取得,只有富有的君主才能为自己的船队涂上铅丹,而且数量也较少。
96.下列现象中属于“蠕变”的是( )。
A.穿久了的连裤袜膝盖部位变得松弛 B.水滴持续落在石头上最终将其穿透
C.夏季长时间骑行的自行车突然爆胎 D.不断用手扭转钢丝条就会使它断裂
97.作者认为希腊人在船的“脸颊”上涂氧化铅主要是为了( )。
A.作为船队标志 B.彰显君主财力
C.防止船体腐烂 D.用以震慑敌人
98.荷马史诗中下列细节与现代科学知识对应错误的是( )。
A.忒勒马科斯的马车——材料力学 B.跛足神铸造盾牌——流体力学
C.涅斯托耳的赛车技巧——牛顿定律 D.阿喀琉斯使用盾牌——能量守恒定律
26
综 合 分 析
99.下列哪段话最适合做这段文字的结尾?( )
A.柏拉图认为荷马是全希腊的老师,虽然他指出荷马史诗中真理成分有限,但是承认其无法
动摇的崇高地位。
B.色诺芬尼曾说,“自古以来,所有人都受教于荷马”。除了文学和教育上的价值,荷马史
诗也反映了古希腊人生活中的许多细节。
C.尽管我们无法从荷马史诗中总结出一部关于所有艺术和科学的百科全书,但至少可以对当
时的科学水平有所了解。
D.荷马史诗是早期希腊文化的代表,是我们认识古希腊社会历史的材料。科学知识不是史诗
中最重要的内容,但可以作为有趣的切入点,让我们更深入地走进那个遥远的世界。
100.最适合做这段文字标题的是( )。
A.荷马史诗中的科学 B.古希腊文化的源头
C.文学之外的荷马史诗 D.荷马史诗与希腊生活
(编辑:青海华图)
文章页图书通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