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0-29 13:32:42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考试信息更多资讯请关注青海华图微信公众号(htqh0258),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消息。培训咨询电话:17797259372,备考QQ:397590581,微信号:17797259372
申论预测1:中国高铁
01
话题介绍
【内涵】
在我国,高速铁路、快速铁路、普速铁路是中国铁路三大档次。根据我国2014年起实施的《铁路安全管理条例》,高速铁路是指设计开行时速250公里以上、并且初期运营时速200公里以上的客运列车专线铁路。目前我国高铁的实际运行时速一般在300公里上下。而在西欧很多国家,是把新建时速达到250至300公里、旧线改造时速达到200公里的就称为高速铁路。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在日内瓦签署的国际铁路干线协议则规定,新建客运列车专用型高速铁路时速为350公里以上,新建客货运列车混用型高速铁路时速为250公里。
【成就】
截至2016年底,中国高铁营运里程已经突破2.2万公里,稳居全球第一。
2017年9月21日,中国铁路实施新的列车运行图,7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在京沪高铁线率先实现350公里时速运营。“复兴号”时速350公里运营的双向首发,意味着中国成为高铁商业运营速度最快的国家。“复兴号”首次实现了动车组牵引、制动、网络控制系统的全面自主化,标志着我国已全面掌握高速铁路核心技术。由“和谐号”到“复兴号”,中国高铁又一次实现了质的飞跃。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意义】
1.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实力
(1)是提升中国全球经济实力的重要推动力。
(2)将改变中国的出口贸易结构:由低技术、低附加值向高技术含量、资本密集的高端制造产品转型;由产品贸易向技术贸易转型;由产品贸易向服务贸易转型。
(3)将提升中国在世界经济舞台的话语权。
2.有利于改善地缘关系
(1)将推动欧亚大陆的经济整合。
(2)是路权为海权创造有利条件的国家战略。
(3)有利于未来中印俄“铁三角”关系和亚欧大陆经济的发展。
【中国高铁走出去时存在的问题】
1.政府部门和企业对国际市场规则缺乏深入了解和研究,国内与国际市场规则缺乏有效衔接。
2.中国高铁标准在国外认可度不高,面临技术壁垒。
3.受国际政治环境和东道国国内政治环境影响大,导致贸易协定缺乏稳定性。
4.受东道国劳动力素质、风俗习惯和社会文化的制约,生产效率低下。
5.自身缺乏统筹规划,内耗严重。
【中国高铁走出去的应对措施】
1.加强战略谋划。在客观分析我国高铁走出去的优劣性基础上,制定中国高铁国家化发展的总体战略。
2.要解决观念认识和发展理念问题,从国家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政治、经济、产业、投融资、外交、国防和文化等多个维度,审视中国高铁走出去的重要意义。
3.统筹兼顾,形成合力。高铁建设必须多部门联合,协同作战。
4.产学研合作,全面完善和保持技术优势。
5.加强战略研究和政策引导,为高铁走出去提供支撑。
6.中国高铁走出去必须重视安全可靠、全寿命周期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势。
02
写作素材
费孝通先生的“十六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蕴含着中国传统智慧,体现了传统的“和合”文化。请以中国传统“和合”文化为主题,结合对材料的思考,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清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文章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近两三年来,中国高铁走出去和“一带一路”建设如火如荼。21世纪是高铁时代,中国高铁期待重塑世界经济地理格局。而“一带一路”通过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动全球化向包容、普惠方向发展。在中国高铁与“一带一路”走向世界、努力实现全球普惠发展的时刻,国际社会某些地区却出现了“‘一带一路’是中国的新殖民主义”这样的声音。殊不知,以“美美与共,天下大同”为理想,以“和合”文化为精髓的中国人绝不会走向侵略扩张的道路。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期盼以文明的多元和谐来实现世界的共同繁荣,是不同文明的共处原则,是“和合”精神的体现。中国人以“和合”获取内心的平和,实现国家的治理,也以“和合”推行对外交流,努力实现世界各国“同盘而食”,而非“斗粟尺布”的美好局面。
“和合”文化崇尚王道,反对霸道。儒家提倡“以德服人”的王道,反对“以力服人”的霸道。以德服人是一种以和平方式解决冲突的思想。在对外关系上,“和合”文化主张天下一家,同邻邦友好相处,使“近者悦,远者来”,以道义力量使天下人人心归顺。中国素有“宣德于外”、“厚往薄来”的民族传统。《尚书·尧典》描述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的理想。几千年来,“协和万邦”贯彻于中国人的政治、军事、外交历史实践中。中国从来没有谋求过地区与世界霸权,没有主动发动过侵略战争,这与崇尚王道的传统和平文化是密切相关的。
“和合”文化倡导“和而不同”,共生共存。“和而不同”不是指没有差异的同一,而是不同事物的共生共存状态。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平思想崇尚多元文化。西方基督教文化把对除上帝外一切其他神的信仰都认为是异端的行为。这种二元对抗思维决定了基督教世界必须在与异端的斗争中存在。西方文化在与其他政治思想与政治模式的互动过程中往往充斥着尖锐的斗争。“和而不同”反映在国际关系上,就是主张“多极共存”,尊重世界文明的多样性。这种理念有利于摒弃非此即彼的斗争思维,树立亦此亦彼的和谐共存思想。
“和合”文化有助于打造人类的命运共同体。“和合”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兼相爱”的理想观。“天人相应”是人体内部各器官之间的和谐;“天人合一”是人际关系和谐、自我身心平和;“兼相爱”是让人们相互爱护、平等地对待一切物种。浸润着“和合”文化的“一带一路”是中国21世纪面向世界、融入世界、合作世界的宏大战略构想,而中国高铁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铁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是联结繁荣梦想的纽带。“一带一路”倡导以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成就,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与沿线国家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
“王者仁义,八方来朝”的盛象之下,是历史的远去与现代意识的觉醒。高铁驰骋的轨道之上,是中国的腾飞与复兴。“一带一路”的推行之中,是“和合”精神惠泽万方的期盼与愿景。把“和风西送”,愿“和气东来”。天地大道,世界大同,在“和”之间。
申论预测2:网络群体心理
01
话题介绍
【内涵】
群体心理是指群体成员在进行共同活动和相互交往中形成的共同心理,在这种模式下,成员的个体心理特征消失,感情和思想转向同一方向。
由于互联网具有覆盖广、传播快、更新及时的特点,一旦网络热点形成,各种舆论就会交织在一起,排山倒海而来,一些善意或非善意的言论还能“脱颖而出”,达到“一呼百应”的效果。这种舆论趋同反映的就是网络群体心理。
【典型代表】
网络暴力、抢盐风波
【特征】
1.冲动易变,缺乏理性,表达随意而不负责
群体通常不会做预先的策划安排,往往会情绪压倒理性、盲目冲动代替思考,甚至倾向于在社会事件来临时发泄自己的怨气,当舆论风向发生变化,又会快速转换抨击对象。
2.易受暗示,轻信谣言,缺乏辨别意识
群体成员彼此间通过暗示、情感传染等加快了无意识个性的显现,个人会迅速归顺集体思想,个人意识会迅速被集体意识取代,而且人们会立即将接受暗示的思想外化为成自身行为趋向。
3.极端的道德信仰,乐于充当舆论审判者
群体不时树立起崇高道德行为的典范,他们都以公平正义为道德信仰,并不顾一切地想达到它。这种极端的道德信仰会迅速传染,获得认同并形成群体压力,对持不同意见者进行施压和攻击。
4.情绪夸张而简单,惯于放大事件
群体中的某个人对真相的第一次歪曲,是传染性暗示过程的起点,在暗示和相互传染的推动下,一个人编造的奇迹,立刻就会被所有的人接受。这种夸张而简单地情绪往往是最为容易传染的,毕竟其中富含的信息极为简单且大多极力迎合人们的心理期待。
【促成因素】
1.“无名氏”的独特身份
即网络环境的匿名性,在匿名的前提下,作为群体中的一员,网民获得了极大的自由空间,隐藏在群体中使他们不必为自己的行为承担责任。因此凭借匿名性和群体的力量,会滋生出力量膨胀的心理和毫无顾忌的随意。
2.群体领袖“功不可没”
名望是某个人,某本著作或某种观念对我们头脑的支配力。这是一种难以抗拒的力量,会完全麻痹人们的批判能力,人们会欣然接受其思想和观点。在网络群体事件中,有名望的往往是网络红人,如微博上拥有数千万粉丝的大V们,他们在网民群体中有很高的关注度,他们的发声会对数以万计的人们的意见产生重要影响。
【应对策略】
1.建立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
通过建立相应的网络舆情监测和预警机制,及时掌握网络舆情的动向。在热点事件尚处于初级状态,通过公开相关信息或公布最新进展等手段给予及时、主动回应,满足网民关切,对舆情的进一步酝酿和发展起到有效抑制作用。
2.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应加紧出台法律法规,界定网络言论责任和应承担的后果,以此约束网民不负责任的言论,规范网络群体的行为,降低网络群体心理发生的几率。另外,法律法规的执行对于重建网民责任意识是至关重要的。
3.构建舆论引导网络
构建由非政府组织(NGO)主导、政府参与的一种专门针对社会热点事件进行报道、跟踪、评论的网络协作平台,以此为舆论引导力量。政府可以只作为幕后资金支持者而不出面,但在重大事件的新闻报道、舆论宣传中必须接受和贯彻党和政府的宣传方针。
4.公允、均衡地促进各阶层利益和声音的沟通
社会群体事件的出现,往往与社会中不同群体的矛盾缺乏沟通有关。社会转型期,尤其需要公允、均衡的代表不同阶层利益的意见和声音。网络媒体作为自由而有活力的自媒体,是能够也应当承担起这种沟通的桥梁作用。
【知识拓展】
沉默的螺旋理论
德国社会学家伊丽莎白内尔·纽曼教授在《沉默的螺旋》一书中提出。
具体内容为:人们在表达自己想法和观点的时候,如果看到自己赞同的观点受到广泛欢迎,就会积极参与进来,这类观点就会越发大胆地发表和扩散;而发觉某一观点无人或很少有人理会(有时会有群起而攻之的遭遇),即使自己赞同它,也会保持沉默。意见一方的沉默造成另一方意见的增势,如此循环往复,便形成一方的声音越来越强大,另一方越来越沉默下去的螺旋发展过程。
02
写作素材
“给定资料”中提到“可惜的是,数次抢购风潮及其他社会事件,似乎都在说明,利用‘科学’生活的中国民众,‘骨子里仍然没有科学的思维和态度’。”请结合对这句话的思考,参考“给定资料”,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自选角度,立意明确,有思想性;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内容充实,语言畅达;800-1000字。
参考文章
国民科学素质的稀缺品:科学精神
科学一词传入中国已百余年,现代科学经数代人的努力在中国的发展正空前昌盛;科普活动也已经开展了四十年,国民科学知识水平同样得到了普遍提高。但在这科学最为昌明的现代中国,“神医”大行其道,“活佛”泛滥成灾,既有“非典”板蓝根的跟风,又有辐射屯食盐的闹剧,科学思维的稀缺越发显的值得关切。
国人缺乏科学精神在于缺乏自觉的辨别意识,即缺乏独立判断的理智和思考。历数新世纪以来的大型社会事件,反科学式的跟风占据了重要戏码,我们目睹、经历甚至参与过太多的反科学、伪科学的现象,而驱使人们相互推波助澜的有对于变电站和手机基站辐射致癌的笃信,有对PX致癌的恐惧。可悲的是这种笃信与恐惧并不是民众的理性判断,而多是未经求证之下的情绪化表达,是在没有了解缘由,没有分辨真伪的情况下做出的从众之举。而这种不加以辨别、不深入思考的言行却是极其不负责任的,不仅对于当事人并无实际好处,更会破坏社会理性,传播反智反科学的言论,阻碍民智进化。
国人缺乏科学精神还在于缺乏求真意识,即缺乏探索验证的态度和习惯。这里所提及的求真并非是指追寻真理的终极追求,而是指探寻事实,理性客观地了解事物的本来面貌。“邻避效应”当前正困扰着各大城市,可是仔细梳理民众的诉求却不难发现一个咄咄怪相:民众反对的理由都是“致癌”。我们的市民在面对这样的主张时,鲜有主动了解查询事件本源、事物真相的,甚至在最高学府的专业学子乃至专家学者出面澄清说明后仍然无动于衷、拒绝相信。如果将这种拒绝视为“塔西佗效应”的影响,那民众反应尚可以理解,但是民众在拒绝官方解释后却仍没有自己去寻找答案,验证真假。这种思考惰性和选择性相信正是缺乏求真意识的表现,更是诸多群体性慌乱的根源,绝不可放纵忽视。
科学精神的养成、科学素质的提高要有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政府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但是我们的积累仍然还不够,尤其是在当前互联网发达的大环境下,科学知识普及的速度远远赶不上谣言传播的速度。有鉴于此,培养国人科学理性的思考方式,树立理性思维应是接下来科普工作建设的重点。我们也有理由相信,以互联网为载体,以提升辨别求真意识为重点,必然能够引导国人主动思考,积极探索,激浊扬清,在国人的心中培植出理性的科学之光。
申论预测3:基础设施建设
01
话题介绍
【内涵】
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发展的一般物质条件。基础设施不仅包括公路、铁路、机场、通讯、水电煤气等公共设施,即俗称的基础建设,亦都包括教育、科技、医疗卫生、体育及文化等社会事业即“社会性基础设施”。
【意义】
1.基础设施对于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
2.降低企业成本。
3.基础设施的福利效应。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影响:①提高居民福利,如受教育、健康水平。②消除贫困。③缩小地区差距。
【对策】
1.将市场机制引入公共产品供给领域。
2.逐步引入新的投融资主体,拓宽投资渠道,创新投资方式,从原有的以财政资金单一投入的模式,逐步发展成以财政、信贷、资本市场、信托市场和外资等为主的多元投资模式。
3.发挥开发性金融如国家开发银行对基础设施建设的带动作用,有效促进了中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运营-收益良性循环机制的形成。
【成就数据】
近五年来,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一直不断加大,中国基础设施建设取得的成就举世瞩目。简单列举如下:
1.高速公路里程13.1万公里,世界第一,2020年将达15万公里。
2.高铁里程2.2万公里,世界第一。
3.城市轨道交通4153公里,世界第一。
4.光缆线路3041万公里,世界第一。
5.世界前10斜拉桥中国占7座。
6.世界前10悬索桥中国占6座。
7.港口吞吐量世界前10中国7席。
【案例素材】
1.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2013年10月2日,习近平主席提出筹建倡议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2015年12月25日,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成立,全球迎来首个由中国倡议设立的多边金融机构。
2.罗斯福新政。1929年,资本主义世界爆发经济大危机,罗斯福当选总统后,推行了著名的“罗斯福新政”,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推行“以工代赈”, 大力兴建公共工程,给失业者提供从事公共事业的机会,增加就业、刺激消费和生产,缓和了社会危机和阶级矛盾。
3.特朗普竞选和施政。现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在竞选中的重要一点就是要重建美国的基础设施,在竞选成功以后特朗普很快就向国会提出了万亿美元基建计划,主要目的在于重建美国的基础设施,重点有道路、桥梁、隧道、机场和铁路。
02
写作素材
参考给定材料,结合你对“通”的理解,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1)自选角度,立意明确;(2)联系实际,不拘泥于“给定资料”;(3)思路明晰,语言流畅;(4)总字数1000~1200字。
参考文章
通则不痛 痛则不通
——从中国基础设施建设说开去
“通则不痛,痛则不通”源自中医经典《黄帝内经》,意思是说如果气血畅通就不会疼痛,如果疼痛就说明气血不通。而中医“通”的思想源于《周易》中说“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才能不断的发展。随着“通”的思想的流传,已经突破原本的文化范畴,在诸多领域都影响深远,如南北朝刘勰的名著《文心雕龙》就将“通变”理论贯穿其中。在当今社会,“通”的思想对于现实工作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理论讲的“通”原本指气血的通畅,而气血运行的通道叫经络,所以“通”也就是经络通畅。所谓经络,包括经脉和络脉两部分,其中纵行的干线称为经脉,由经脉分出网络全身各个部位的分支称为络脉。经络内连五脏六腑、外连四肢百骸,纵横交贯,遍布全身,构成人体功能的调控系统。如果经络堵塞,就会出现气滞血瘀或者气血虚弱的现象,这样五脏六腑不能得到濡养,生理功能不能正常发挥,疾病就会乘虚而入。
基础设施正如我国之“脉络”,其内容众多,上到影响国家格局的公共工程建设,如铁路、港口、大坝等,下到与民众生活紧密相关的日常设施,如水电煤气等,向来是国计民生之本,不仅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推动作用,而且能够缓和就业压力,改善生存环境,消除贫困。从当前国家整体格局而言,我国东西部发展失衡,中西部资源难以运输至东部,东部的现代化成就难以惠及中西部,正如中医中所说“气血不畅”,经济发展陷于停滞,内部矛盾凸显也是必然。因此要想实现长远发展,我们就必须要打通国家经济之“脉络”。
要想实现国家经济“脉络”通畅,基础设施建设就是最基本的条件。十八大以来,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成果斐然。以铁路为例,近五年来我们不断加大高铁建设,其意义不仅在于打造了“中国高铁”这一民族品牌,更重要的是,随着在全国各地高铁线路的全面铺开,方便了人民的出行,不同区域之间的资源共享、人才交流、信息交换也更加便捷频繁。“复兴号”代表的不只是京沪线的速度,更是中国的发展速度。目前高铁里程2.2万公里,高居世界第一。此外高速公路里程达到13.1万公里,高居世界第一,预计到2020年将达15万公里;光缆线路3041万公里,高居世界第一;港口吞吐量世界前10名中中国独占7席。一条条线路有序铺开,一个个车站、港口拔地而起,正如国之“脉络”“穴位”,纵横交贯,遍布全国,运国家气血,行中华复兴。
“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的理论不仅可以治病,而且蕴含治国之理。医理要求“脉络通畅”,中国当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的施政理念就是其具体反映。基础设施的建设也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我们继续加大投入,沉住气,协同各方,久久为功。
(编辑:青海华图)贴心微信客服
下一篇:2020青海省考申论密卷与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