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30 08:55:29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考试信息更多资讯请关注青海华图微信公众号(htqh0258),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消息。培训咨询电话:17797259372,备考QQ:397590581,微信号:17797259372
1.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民生解读: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之初的首次讲话的核心观点。它不仅宣示了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而且彰显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人民利益至高无上的地位。中国共产党的一贯宗旨就是为人民谋幸福。无论是革命还是建设,无论是经济改革还是对外开放,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不变的奋斗目标。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把党和人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党是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领导者、指引者,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中国人民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才能创造和实现自己的美好生活。
2.要让城市融入大自然,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民生解读: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对怎样处理好城市建设与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有极强的指导意义。城市建设的实质是为居住生活在城市的人营造居住空间、就业空间、公共服务空间、生态环境空间等人工空间。城市建设要服从自然规律,要以不损害自然生态环境为前提。总书记的讲话语重心长,切中时弊。我们搞城市建设,千万不要挑战大自然,而要努力让城市融入自然,适应自然,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中保留、传承和发展浓郁的乡土文化,让居民有自然亲近感和乡土文化归属感。
3.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民生解读:民生领域补短板的任务是多方面的。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系统地提出了“七有”目标。针对学前儿童入园难、弱势人群的扶持和“兜底”还存在明显不足这两个当前我国民生领域的突出短板,新增“幼有所育”和“弱有所扶”两项,这就将原有的“五有”目标拓展为“七有”目标,充分反映和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心声和热切愿望。任何一个社会、任何一个时期,都会因为各种原因存在某些特殊的弱势群体和弱势人群对这些弱势群体和弱势人群,国家和社会各方面都应当给予充分的关爱,在制定相关政策、财政投入和其他社会资源的分配中,更应该给予适当的照顾和扶持。
4.让人民共享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发展成果,有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民生解读:习近平总书记首次将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并列提出,深化了对改革目的和发展归宿的认识。能否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必将成为衡量改革发展成败得失的基本指标。正因为如此,党中央高度重视改革的普惠性,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在我国的改革发展实践中,应该把三者统一-起来,妥善处理好利益获得、幸福追求、安全保障之间的关系,使人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发挥正向互促作用,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目标。
5.党和政府带头过紧日子,目的是为老百姓过好日子,这是我们党的宗旨和性质所决定的。
民生解读:党是人民的党,要念念不忘党的性质,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始终以民为本、为民立政,要始终牢记政合民心、政解民忧、政济民困、政为民谋的使命。为人民服务,就需要我们党和政府时时处处事事为人民着想,急人民之所急,利人民之所想。当前,我们正在爬坡过坎,当经济遇到了下行压力时,党和政府就要带头过紧日子,要处理好财政收支,统筹协调发展,做好顶层的、长远的规划,做好爬坡过坎阶段发展的准备和设计,闯关过隘,走出困境就会迎来胜利的光明。总书记的这一句金句,非常形象,通俗和大众化,既贴近民意,也深入人心,言语中不仅透露出对人民群众生活的关切与关心,也科学辨证地揭示了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编辑:liguangzhi)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