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7 09:05:28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导读】华图发布:2022青海公务员考试热点范文:小镇之治,织出小康!,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考试交流群汇总】 ,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更多资讯请关注青海华图微信公众号(htqh0258),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消息。培训咨询电话:17797258271,备考QQ:397590581,微信号:17797258271
热点概况
位于南太湖之滨、苏浙交界之地的浙江省湖州市吴兴区织里镇自古以纺织闻名。虽然是纺织名镇,但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没有邻近超大城市的区位优势,由于人口膨胀、人均耕地短缺,织里曾是杭嘉湖平原出了名的穷地方。改革开放一开始,织里人就抓住难得的发展机遇,以绣花枕套和童装起家。
现在的织里,拥有从童装设计、加工、销售,到面辅料供应、物流仓储相对完整的产业链,已成为中国规模最大、分工协作最紧密的童装产业集群。采购商只需拿张设计图到作坊下单,当天便能出货;街上看到的新款,打包发货,第二天便能摆上千里之外的柜台。
与产业一样成长的,是织里的城镇建设。如今,整洁美观的街景让人很难想到,40多年前,这里只是太湖南岸一处占地0.58平方公里的“扁担街”,一条像样的水泥路都没有。
产业的迅速扩张必然带来相应的治理难题,在这方面,织里镇吃过苦头。过去,童装产业的密集布局,让织里镇仅25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聚集了10万本地人口和35万流动人口,成为浙江社会治安形势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小小的织里镇内一度聚集着众多集生产、仓储、生活为一体的“三合一”工厂,环境差、秩序乱、矛盾重重,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一手抓产业、一手抓治理,织里形成了“党的全面领导、充实社区力量、建立治理机制、发展解决问题、社会广泛参与”的治理模式,织里也从一个环境差、秩序乱的“大工厂”转变为和谐安定、百姓安居的产业新城。
主流观点
@镇长陈勇杰:35万外来人口在织里寻梦,对我们来说既是优势也是挑战,唯有不断推动产业升级,才能激发城市活力,让大家安居乐业。
@湖州恩硕服饰有限公司负责人:放在几年前还真不敢这么干,怕留不住人,而现在,织里的商场、电影院样样都有,和大城市没有太大区别,年轻人也愿意来了。
深度分析
(一)本质:一段中国小康史,也是小城镇变迁史。
(二)关注点一:织里先天条件如何?
织里虽然是纺织名镇,但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没有邻近超大城市的区位优势,由于人口膨胀、人均耕地短缺,织里曾是杭嘉湖平原出了名的穷地方。因此,织里先天发展条件并不优越。
(三)关注点二:织里发展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
1.产业的迅速扩张必然带来相应的治理难题。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多地小必然带来复杂性治安问题。过去,童装产业的密集布局,让织里镇仅25平方公里的中心城区聚集了10万本地人口和35万流动人口,成为浙江社会治安形势最复杂的区域之一。小小的织里镇内一度聚集着众多集生产、仓储、生活为一体的“三合一”工厂,环境差、秩序乱、矛盾重重,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事故频发。
2.以往的织里在学校、医院、文体、公园等城市公共服务配套上十分薄弱,存在难以留住人才的问题。
(四)关注点三:织里如何突破困境?
1.产业升级,提供更多“就地城镇化”机会;
2.完善公共服务,构筑宜居宜业家园;
3.发力基层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
考场模拟
织里作为纺织名镇,从开始时是出了名的穷地方,到现在通过童装兴镇,由镇而城,织里经历了一段艰难的发展道路。由织里的发展过程,谈谈你从中想到些什么?
【参考解析】
织里这个地名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陌生,一个小城镇能让很多人知晓便说明了它绝不一般。但是深入了解织里的发展过程,这个城镇也并非一帆风顺,我们可以从织里的发展过程窥见中国很多小城镇的蜕变道路。中国的小康史,也是小镇变迁史,织里的发展给了我们很多的启示。
首先,先天优势不足也能创造成功发展范例。织里虽然是纺织名镇,但没有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也没有邻近超大城市的区位优势,由于人口膨胀、人均耕地短缺,织里曾是出了名的穷地方。因此,织里先天发展条件并不优越。越是先天不足,越要发展,越能突破,正所谓“弱鸟可望先飞,至贫可能先富”。
其次,遇到问题不可怕,正视问题是关键。一方面,随着产业的迅速扩张必然带来相应的治理难题。服装产业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人多地小必然带来复杂的治安问题。过去,小小的织里镇内一度聚集着众多集生产、仓储、生活为一体的“三合一”工厂,环境差、秩序乱、矛盾重重,群体性事件、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另一方面,以往的织里在学校、医院、文体、公园等城市公共服务配套上十分薄弱,存在难以留住人才的问题。只有正视问题,才能够对症下药解决问题。
最后,突破困境需多措并举。其一,产业升级,提供更多“就地城镇化”机会。只有自身强大,才能够寻求突破和发展。织里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升级产业,抓住改革开放、城镇化战略、乡村振兴战略的机遇,紧跟时代步伐,找到自身优势,打造智慧、科技、特色小镇,从而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其二,完善公共服务,构筑宜居宜业家园。从医疗、教育到住房、养老,配套设施不断升级完善,将优秀的乡土文脉基因与生态理念相结合,“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让织里更富有发展前景。其三,发力基层治理,实现共建共治共享。通过“党建+”模式,将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大力发展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助推群众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从而突破管理困局,共同实现小镇发展。
通过织里小镇的发展,让我深切感受到了小镇之治,织出小康,织里的发展模式也可以给更多小镇提供借鉴,在实现小康的路上,助力千百镇的发展。
(编辑:青海华图)贴心微信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