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1-26 13:29:45 公务员考试 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考试信息更多资讯请关注青海华图微信公众号(htqh0258),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消息。培训咨询电话:17797252905,备考QQ:397590581,微信号:17797252905
加强、削弱型题目在考试行测逻辑判断中占了半壁江山,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考生却很少能在这一部分拿到满分。之所以做不对,很大原因是无法理解题干的论证过程,那自然就不能快速有效地判断选项是否能加强和削弱了,更别说再去比较加强削弱的力度了。其实,大部分加强、削弱题的论证过程都暗含着因果关系,如果我们能洞悉其中逻辑,并掌握相对应的加强削弱方法,那么自然不愁做题不准了。
加强、削弱题的题干论证包括论据和结论,论据往往是一个或多个事实,而结论或者是分析论据事实的原因,也就是求因分析;或者是由论据事实推导出结果,即求果分析。如果是求因分析,削弱一般会从否定此因和另有他因设置选项,加强则从排除他因和肯定此因的角度去设置选项。如果是求果分析,削弱就是断开因果联系,否定此果,加强就是肯定因果联系、肯定此果。这样,我们就能看清选项的本质了。
【例1】
曹操又称魏武王,河南安阳西高穴大墓中出土了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的石碑以及刻有“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的石枕等随葬品。所以西高穴大墓就是曹操墓。
请问下列选项可以支持以上观点?
A. 随葬品是证明墓穴墓主身份的重要证据。
B. 在西高穴大墓中还发现了汉高祖佩剑,以及刻有唐太宗字眼的石刻。
C. 西高穴大墓仅仅是曹操的衣冠冢,曹操真正的墓穴远在他乡。
D. 在西高穴大墓中还发现了曹操生前的诸多随身物件。
E. 西高穴大墓的建筑风格是始于唐朝,流行于宋朝,明清后逐渐没落。
【题干分析】
题干给出事实:①曹操又称魏武王;②在西高穴大墓中出土了刻有“魏武王”字样的随葬品。据此推导出结论:西高穴大墓是曹操墓。很显然这是一个“求果分析”,题干论证的漏洞就在于“刻字的随葬品能否说明墓主的身份”。下面我们通过设置多个选项来锻炼大家对于选项的分析能力,以此来巩固“求果分析”。
【解析】答案选AD。
A选项肯定了论据和结论之间的联系,说明随葬品确实可以说明墓主身份,为加强项。B选项通过增加其他论据来说明西高穴大墓中还有其他刻字随葬品,说明发现的刻字随葬品不能证明墓主的身份,为削弱项。C选项直接“否定此果”,说明西高穴大墓不是曹操墓,为削弱项。D选项通过增加论据“西高穴大墓中还有曹操其他的随身物件”来增强结论的可靠性,为加强项。E该选项通过西高穴大墓建筑风格形成的时间来说明其不可能是曹操墓,属于“否定此果”,为削弱项。
【例2】
提起极地冰,很多人眼前总是浮现一幅洁白无瑕、晶莹剔透的景观。然而,在北纬71度、西经168度附近的北冰洋海域,“雪龙”号首次驶入一片“脏”冰区,只见一块淡蓝色的浮冰中间夹杂了许多脏兮兮的黄色冰块,这种黄色冰块,既出现在当年的新生冰块上,也出现在多年冰块上。对于“人类造成的污染已经殃及极地浮冰”的说法,有专家解释说这只是生活在极地冰中的一种特有生物——黄褐色的冰藻。
请下下列选项哪个选项是冰藻形成的原因:
A. 在新生冰块上形成冰藻需要多年
B. 北极冰中生长有冰藻并不是普遍现象。
C. 近年来人类踏上北极的次数逐年增加。
D. 北冰洋周围的陆地有沙尘天气。
【题干分析】
题干给出事实:①北冰洋海域出现脏兮兮的黄色冰块;②这种黄色冰块在新生冰块和多年冰块上均有出现。结论是分析黄色冰块出现的原因,即黄褐色的冰藻。很显然这是一个“求因分析”,题干的论证漏洞在于:①黄褐色冰藻是否就是导致黄色冰块出现的原因;②是否存在其他可能的原因。下面我们通过具体的选项来巩固“求因分析”。
【解析】答案选A。
根据题干已知事实“黄色冰块在新生冰块和多年冰块上均有出现”,A选项直接“否定此因”,既然在新生冰块上形成冰藻需要多年,那黄褐色的冰藻自然就不可能是导致黄色冰块出现的原因,为削弱项。B选项说明冰藻不常见,但是不代表冰藻是不能生长的,所以其无法说明黄褐色冰块的形成与冰藻有没有关系,为无关项。C选项说明人类踏上北极的次数增加,但是没有指出次数增加是否增加了污染造成了黄色冰块的形成,为无关项。D选项试图在引导考生可能是沙尘天气造成黄色冰块的形成,但是这种沙尘天气发生在北冰洋周围的陆地,与北冰洋海域上出现的黄色冰块没有关联性,为无关项。
(编辑:青海华图)贴心微信客服
上一篇:行测解题技巧:图形推理的特殊考法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