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27 14:08:44 公务员考试网 https://www.huatu.com/ 文章来源:未知
【导读】华图公选遴选考试网同步未知发布:2020年中央机关遴选备考:案例分析之领导艺术与方法类,详细信息请阅读下文!如有疑问请加【考试交流群汇总】 ,青海人事考试信息网更多资讯请关注青海华图微信公众号(htqh0258),第一时间获得第一消息。培训咨询电话:0971-8253117,备考QQ:732807461,微信号:17797259593
领导艺术与方法类
1、“马太效应”对我们有何启示
《圣经》上的“马太福音”里讲了这样一个故事:一天,有一主人要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临行前他把三个仆人叫到自己跟前说,我要出远门,给每人一点钱。主人给第一个仆人500个银币,第二个200,第三个100。几年之后,主人回来了,让三个仆人汇报情况。第一个仆人说,您给我的500个银币我用之做买卖又赚了500,共1000个。主人万分高兴,决定再奖励1000个银币。第二个仆人说,您给了200个银币,我做买卖又赚了200个,共400个。主人很高兴,决定再奖励200个。第三个仆人说,您走后,把100个银币埋在地下,现在把它挖出来还给您。主人听后非常恼火,分文不奖,并把原来的100个银币也拿了过来。《圣经》在故事后边加了两句评语:“凡有的,再加给他让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回来。”
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家默顿将其概括为“马太效应”,意思是:人们的眼光总是投向成功者,人才的成功同社会对其承认和肯定成正比。
请运用领导激励理论分析本案例。
【参考答案】
(1)“马太效应”表明:名人与无名者干出同样的成绩,前者往往“荣誉追加”,上级表扬,各种桂冠也一顶一顶接踵而至;后者却无人问津,甚至还会遭受非难和妒忌。
(2)“马太效应”启示我们:作为领导者,在人才评判、评先树优、表扬和批评等领导活动中,一定要避免“马太效应”这一消极方面带来的奖罚误区。
①“赏有据,罚有章”。对表扬奖励和批评惩罚,要按照上级要求和本单位实际,结合每个人的德能勤绩及完成工作任务的具体情况,作出科学、严格的规定。要完善制度,统一奖罚标准,决不能因人而异,“看客下菜碟”。
②“赏罚之道,莫若至公”。作为领导者,既不能“情人眼里出西施”,也不能“讨厌和尚恨袈裟”。要“赏不因喜,罚不因怒”,“赏不遗疏远,罚不阿亲贵”。不厚此薄彼,不论资排辈,不“荣誉追加”,做到公正严明,一视同仁。作为一名聪明的领导者,要走出奖罚误区,做到“赏必有所劝,罚必有所惩”,才能充分展示自己的领导才能和领导水平。
2、对部属最好的激励是什么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做了一个实验:他们来到一所小学,声称要对这所小学各年级的学生进行一次“预测未来发展的测验”。测验后,将平日备受教师歧视的贫穷家庭的学生挑选出来,告诉老师,这些学生“很有潜力”。实际上,这些学生并非是根据智能测验,而是随机挑选的。可是,一学期之后,再次进行测验时奇迹出现了,那些挑选出来的学生学习成绩和智力水平果真提高了,而且,与教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罗森塔尔认为,这个结果是从任课教师的期望中产生的。由于罗森塔尔和贾可布森都是著名的心理学家,教师对他们提供的名单深信不疑,于是在教育过程中就会产生一种积极的情感,即对名单上的学生特别厚爱,并在不知不觉中通过赞许的目光、肯定的眼神、令人喜悦的手势等给他们以鼓励,而这些学生在得到愉快的鼓励后,会激起对教师更真诚的尊敬、信赖和上进的信心与决心。如此日积月累,良性循环,就产生了上述期望的效果。罗森塔尔把这种作用命名为“皮格马利翁”效应。(传说古希腊神话中有一国王,名叫皮格马利翁,他擅长雕刻,曾用象牙雕塑了一个美丽的姑娘,由于他倾注了生命,并与之结为夫妻)。
请运用领导激励理论分析本案例。
【参考答案】
(1)“皮格马利翁效应”表明:无论工作还是学习,只要你好意知觉对方,并有意识地寄以期望,对方就会产生出与这种期望相对应的特性。这就启示我们:作为领导者,在对自己的部属实施领导时,一定要善于把握和运用激励的手段,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这是一项重要而且卓有成效的领导技能和基本功。
(2)无数事实告诉我们,当人的自尊心受到社会、他人尤其是直接领导的尊重时,就会产生一种向心力、合作感,就会与领导者保持和谐一致的行动;若领导者再在尊重的基础上加以信任,就可以给部属以巨大的精神鼓舞和无形的力量。那么,对部属最好的激励是什么呢?美国科学家威廉·詹姆斯研究发现,人类本性中最深切的渴求就是受到赞扬。所以,对部属最好的激励就是赞扬,学会赞扬,按照部属的心理规律和性格特征,恰如其分地给予赞扬,使他们感觉到领导对自己的厚爱,可以促使他们更加充分地挖掘自己的潜能,增强自己的自信心,调动积极性,从而做到“上下同欲”,实现激励的目标和目的。
3、校长如何为下属创造良好工作环境
M是一个有着近30年教龄的民办教师,他原在本村X小学工作。学校离他家不足300米远。根据县教委安排,他到离家4里远的T小学工作。近日,有关部门考虑到他年龄较大,家庭负担重的实际,让他回本村X小学工作,却被他婉言谢绝。
M在与县教委领导谈话时说,回本村教学对我有诸多方便,但我不愿意回去。T小学近年来办学效益和社会声望不错,学校领导不仅能在工作中尊重、支持教师,而且能在生活上关心体贴教师,在这里工作心情舒畅。M讲了两件事及其感受。一是T小学工作环境好。这个小学19名教师中,女教师有16名,校长Z也是女同志,并且曾经当过民办教师。她工作认真,以身作则,关心同志。在她的带领下,全体教师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人人争上进,个个干事创业,没有一个调皮捣蛋的。我在本村工作时,从没有过这样的环境,最使人反感的是经常挨批评,没受过表扬。
为此,我心里很不平衡,窝气。来到T小学后,我还是我,工作一如既往。Z校长严格要求,批评心服口服,鼓励信心百倍。二是校长关心体贴人。今年8月份,我孩子准备结婚,手头紧张,Z校长为我协调了贷款,使困难得到解决,我很受感动,决心要努力工作,否则对不起校领导。于是,教委答应了M的要求,让M继续在T小学工作。
请问:
(1)M为什么舍近求远?
(2)Z校长是如何为下属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的?
【参考答案】
(1)老民办教师M宁可舍近求远,继续在T小学工作的情况,有很多耐人寻味的地方,其中Z校长以人为本,尊重和支持教师的治校方略是M舍近求远的主要原因。
(2)Z校长从三个方面为下属营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①诚恳待人的胸怀。Z校长成熟的标志之一就是尊重部属,在工作中加强情感沟通和思想交流;关心部属的工作和生活,与部属心理相融,营造宽松、协调的人际关系,形成工作合力。Z校长也曾经当过民办教师,在工作实践中,对民办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待遇低下、生活清苦等有着切身体验。因此,她能够把教师的疾苦放在心上,千方百计为教师解决实际问题。她为M协调资金给儿子办婚事的举动,使M很受感动,也对其他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②公正理事的艺术。公正理事可以充分调动部属的积极性,有利于领导树立自身的形象。从案例中可以看出,Z校长在处理问题时确实做到了公正平等,给人以光明磊落之感,在教师中产生了较强的感召力和凝聚力。M作为一个老民办教师,有热情、负责的态度和做好工作的愿望,同时也有一定的缺点。对M,Z校长创造条件,满足他的工作愿望和追求上进的要求,每当M作出成绩时,就大力予以表扬,并提出更高的工作目标,同时对他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采取个别谈话等适当方式及时进行批评,帮助他明辨是非,改正缺点。从而使M感到学有榜样,干有目标,与同志们明争暗赛,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不久前被评为优秀教师。
③团结协调的气度。女教师承担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任务,同时也存在着一般女人所具有的情感要求和表现习惯。因此,人们常用“三个女人一台戏”来形容女人社会和家庭生活的复杂。Z校长带领16名女教师,把教学工作这台戏演得生动活泼,取得了较好的办学效果,表现出了较高的团结协调的气度。从案例中人们可以领悟到Z校长那种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道德品格,循循善诱、刚柔相济的工作方法,实事求是、朴实无华的工作作风。正是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才使得Z校长在学校管理中形成了很强的非权力影响力,赢得了教师的信赖,凝聚了人心。M舍近求远的最终选择,就很好地说明了这一点。
4、政令不畅的原因有哪些
政令畅通是治理好一个国家的基本条件,古今中外,概无例外。我们党和国家从创建伊始就强调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反复强调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至于“令行禁止”的话语和文字更是不计其数了,其目的也是为了保证政令的畅通。
政令畅通,是一个国家中央政权有高度权威和兴旺发达的象征。人们永远不会忘记,在我们党和共和国的历史上,曾经有过许多靠政通人和取胜的范例。当年党中央一声号令,延安开展了大生产运动,取得了自力更生、丰衣足食的伟大胜利,打破了敌人封锁,巩固了陕甘宁边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抗美援朝斗争,中央人民政府一声令下,全国人民同仇敌忾,抗美援朝,保家卫国,捐献飞机、大炮,打败了全世界人民的头号敌人,迫使其在停战协议上签字,迎来了和平曙光。20世纪60年代石油大会战,数万名石油工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大庆,全国一盘棋,同心协力,战胜困难,一鼓作气,拿下了大油田,摔掉了我国的贫油帽子。20世纪90年代的京九铁路建设和长江三峡工程建设,亿万人民不计个人得失,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动迁移民,支援工程建设……
但是,时下令人忧虑的是,在我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一级蒙一级”、“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日益凸显,性质越来越恶劣,危害越来越严重。可以说,政令不畅已成为治国兴邦的一大隐患。
政令不畅的现象随处可见。汽车工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国务院要求把经济型轿车作为发展重点。然而这一正确决策在一些地方却遇到“红灯”,某大城市竟然自定“土政策”,把矛头指向非本地生产的轿车。一些地方以行政手段干预用户对车型的选择,今天不许用“夏利”,明日只准用“桑塔纳”,搅得汽车生产、销售企业心浮气躁。这种搞市场分割、地方保护主义的行为,其实质是无知、无法、无天(党中央、国务院)。国家反复强调粮食收购搞专项费用,然而东北某省9个地区206个粮食收购企业却挤占、挪用了48.6亿元,占全部收购资金的45.2%,有的用于购买豪华轿车,有的用于其他经营。国家三令五申维护金融秩序,但在一些地方和部门却擅自设立金融机构,以高于同期国债和银行存款利率,私揽储户,吸收存款。《土地法》的贯彻不时受到挑战,东北某省平均每年减少耕地28万亩,四年间发生土地违法案件3700起。另外,如压缩基建规模、调整产业布局、财税改革、打击假冒伪劣产品、查禁走私等,无不一次次发生下级对上级、地方对中央、公开或暗地里讨价还价,使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受阻,难以顺利实施。
请问:
(1)政令不畅的原因有哪些?
(2)怎样才能够使政令畅行无阻?
【参考答案】
(1)邓小平同志曾经严肃指出:“中央要有权威”,“特别是有苦难的时候,没有中央、国务院这个权威,不可能解决问题。有了这个权威,困难时也能做大事”。政令不畅,有它深刻、复杂、多样的政治、经济原因。总体而言,它是社会在转型时期各种利益重组、各种矛盾撞击的结果。概而言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现行体制导致中央和地方出现了某种“对策博弈关系”。改革以来,地方政府和一些部门自主权扩大,已经成为具有独立经济社会利益和独立发展目标的利益主体。随之而来的是中央和地方、上级部门和下级部门的利益关系,由过去以行政组织为主要基础的行政服从关系,转向以相对经济实体为基础的对策博弈关系。一些地方或部门,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就同中央或上级主管部门讨价还价,执行命令打折扣,从中梗阻,甚至阳奉阴违。近几年来,一些地方在执行党中央、国务院的经济建设思想和方针政策中采取实用主义态度,不顾国家产业政策,竞相投资热门产业,盲目上项目,随意铺摊子,造成全国性的产业趋同。据披露,在制定“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中,有2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将汽车列为支柱产业,有50%以上省、自治区、直辖市将电子、机械、化工、冶金列为支柱产业。总之,地方主义、小团体和个人利益是政令实施过程中的最大绊脚石。尽管中央领导同志耳提面命,但是,为了自己的私利,一些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②少数地方和部门的领导者讲政治、讲大局、讲正气的意识淡薄。在一些人看来,严格执行党纪政令是“战争年代的事情”,是“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现在“谁老实谁吃亏”。走私是严重的犯罪行为,党中央、国务院曾多次部署打击走私斗争,走私案等,都具有强烈的“政府行为”和地方主义色彩,都涉及众多地方和部门的现职领导者。党中央、国务院年年加大反腐败斗争力度,但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每年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的报告披露腐败案件上升的幅度都是两位数,而且大官腐败犯罪案,几百万元、几千万元大案特大案,窝案、串案大幅度增加,触目惊心。在一些人看来,讲政治、讲大局、讲正气,仅仅是讲讲而已,根本没有打算触及灵魂。
③施行的政令有互相矛盾或与现实脱节之处,使下边无所适从或难以执行。应当肯定,我国已经走上了法治国家的轨道,但是,由于一些法律、政令不够严密,实施起来确有一定困难。如《教师法》规定要及时足额发放教师工资,但教师工资由地方财政解决,一些经济欠发达县的全部财政收入还不够发放教师工资。又如国务院颁布的《矽肺病防治条例》,明确划分了劳动部门和卫生部门的监督监测职能。但在实际工作中,两家各行其是,使企业叫苦不迭。
④一些领导者组织纪律观念不强。邓小平同志指出:“遵守纪律的最高标准,是真正维护和坚决执行党中央的政策,国家的政策。”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全国人民利益的集中表现,坚决拥护和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就是努力实现领导本质。但是,有些国家领导者组织纪律观念淡薄,自以为是,我行我素,对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顺我者行,违我者抗,在他们头脑中似乎就没有“纪律”二字。这是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是,对一些不执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人特别是领导者,党的组织、纪检部门和政府的监察机关,有时也监督不力,即使是发现了问题,也处理得不及时、不严肃,甚至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既往不咎,听之任之。
(2)政令畅通与否,关键在于领导者。能否下好全国一盘棋,取决于各级、各部门领导者的全局观念。《易经》告诫曰:“安则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在我们庆幸国家统一、人民团结、政局稳定的今天,重视政令不畅这个不谐之音,无论如何不能说是杞人忧天。
5、你如何看待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关系
拿破仑45岁时从被囚在地中海的厄尔巴小岛上,仅带领一支几乎没有武装的很小的队伍,逃离小岛,渡过大海,由法国南部海岸登陆,在短短三个星期中,不开一枪,没有杀伤一个人,却又赢得了整个法兰西,再次成为法兰西人的皇帝。这是他敏锐的政治观察力、惊人的胆略和敢作敢为的本领创造的奇迹,曾引起无数人的惊叹。在中国历史上,诸葛亮隆中决策,舌战群儒,说服东吴同意孙、刘联合,取得共抗曹操的“赤壁之战”的胜利。毛泽东等党的领导人指挥的转战陕北、挺进中原、三大战役的胜利,均属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人间奇迹,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非凡的领导艺术。
根据上述材料说明领导科学与领导艺术的关系。
【参考答案】
领导艺术与领导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是一种对立统一、相互促进的关系。具体说来,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从认识论角度来说,它们是领导工作的经验性与理论性的对立统一。领导艺术不管多么高超,仍没有脱离领导经验的范围,没有脱离智力手工业的特征。这并不是说领导艺术就等同于领导经验,领导艺术一般是对领导科学的创造性发挥。但这种属于个人创新成分的领导艺术,既与个人的素质和修养有极为密切的关系,又是一种新的经验积累,它仍然带有直接现实性的特征,不是人人都能掌握的。领导科学则与此相反,它属于理性范畴,不管其复杂程度如何,它的原则和方法都是个人素质和修养不同的领导者能够学会和掌握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艺术是经验性的领导科学,领导科学是理论性的领导艺术;领导科学能促进领导艺术的提高,领导艺术能帮助领导科学的发展。
(2)从领导活动的表现形态来说,它们是领导工作模式化和非模式化的对立统一。领导工作中有许多可以模式化的东西,这就是领导科学中比较严谨的理论体系和规范化知识,它们相对稳定,不易变化。领导工作中又有不少非模式化的东西,要靠领导者随机决断和灵活处理,要靠领导者定性分析和直觉判断,它是发挥领导艺术的广阔天地。因此,领导科学同领导艺术相比,表现为模式化的知识;领导艺术同领导科学相比,表现为非模式化的技巧。领导艺术愈发展,非模式化的技巧愈丰富,包括在非模式化中的模式化知识就愈成熟。领导科学愈完善,可供运用的非规范性技巧就愈发达,就会形成更高级的领导艺术。从这个意义上说,领导科学可以看成是模式化的领导艺术,领导艺术可以看成是非模式化的领导科学。
(编辑:青海华图)贴心微信客服
贴心微信客服